最新动态

3年抗美援朝,5位部队高级军官被就地免职,他们是谁?因为何事?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0:50    点击次数:63

咱们中国人,骨子里就有一股硬气。1950年,美军越过三八线,眼看就要打到咱们家门口了。为了保家卫国,毛主席一声令下,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。

最终在1953年7月27日这天,咱们最终打败了美军,迫使美军代表在停战协议上签字,历时3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也宣告结束。

然而,就在志愿军将士们唱着嘹亮的军歌,乘坐列车凯旋而归的时候,不知有没有人还记得,曾有5位志愿军正师级以上干部因犯下大错,而被原地解职。

那么,这5位高级指挥官究竟是谁?他们又犯了怎样的错误呢?

首先要提到的便是42军124师的政委季铁中。

1950年11月,第二次战役如火如荼,司令部命令124师在指定时间内赶到顺川,实施作战。行军路上,面对大同江的阻隔,师长苏克之与政委季铁中产生了分歧。

苏克之主张立即渡江,尽快修建阵地以应战,而季铁中却认为,兵力太少,贸然渡江难以御敌,建议等待援军。最终,季铁中以政委的身份做出了“原地休息,等待援军”的决定。

这一决定导致124师比规定时间晚了十几个小时抵达顺川,延误了战机,季铁中因此被火线撤职。虽然他的出发点是为了保全部队,但在战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下,延误战机的代价是极其高昂的。

第二位和第三位被撤职的军官,分别是26军88师的师长吴大林和政委龚杰。

也是在1950年11月,长津湖战役爆发,司令部下令88师迅速赶赴前线。然而,行军途中突遭大雪,吴大林和龚杰商议后决定夜间停止前进,待天亮后再赶路。虽然这一决策是为了避免夜间行军的迷路风险,但他们未能预见到美军的轰炸威胁。

结果,部队行军速度受到严重影响,比预定时间晚了15个小时才抵达战场,延误了整个战局的推进。由于这个严重的失误,吴大林和龚杰被原地免职。尽管他们的考虑是为减少士兵的风险,但在战争的紧急时刻,拖延的后果无法挽回。

第四位被撤职的军官是189师师长许诚。

1951年4月,在第四次战役中,19兵团1军团接到命令,要求强渡临津江,迅速扩大战果。187师、188师英勇作战,成功渡江。而189师却因师长许诚的犹豫而掉了链子。

尽管政委蔡长元主张立即渡江,但许诚认为没有收到军部明确指令,迟迟不肯行动。几个小时后,当军部的命令终于到达时,最佳战机已经错失。

更糟糕的是,渡江后许诚再次因等待命令而原地不动,导致后续部队无法及时跟进,损失惨重。战斗结束后,彭德怀元帅亲自下令,将许诚撤职。许诚的谨慎最终变成了战场上的致命错误。

第五位被撤职的军官是180师代师长郑其贵。

在抗美援朝的最后阶段,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开始后,美军上将范佛里特利用志愿军“礼拜攻势”的弱点,突然发动了反击。

面对突如其来的美军攻势,缺乏指挥经验的郑其贵未能及时应对,导致180师遭遇惨重打击,战后统计,180师牺牲3000人,失踪3000人,损失极为惨重。

郑其贵因未能有效指挥,导致战斗失利,最终被就地撤职。这一战不仅对郑其贵个人影响深远,也在志愿军内部引发了深刻反思。

这些被撤职的高级军官,他们虽然在战争中犯了错误,但他们的贡献和付出不容忽视。他们都是为了胜利、为了保全部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作出决策,然而战争的残酷不容许任何失误。

在战争结束后,他们依然是我们心中的英雄,他们的经历更是让后人铭记,在战场上,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无数人的生死与整个战局的成败。

谨以此文,向所有参加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致敬,你们是最可爱的人!

吴大林许诚季铁龚杰郑其贵发布于:广东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相关资讯